防癌科普

在接受放射治疗前,这些事您要早知道

放射治疗和手术治疗、化疗是传统癌症治疗的三驾马车。然而,在很多患者和家属眼中,手术最受“追捧”,放疗却屡受“冷遇”。有人认为放疗远不如手术治疗彻底,只能作为“保守治疗”的选择;有人担心放疗后会把射线带回家,影响家人健康。放射治疗的“真面目”是怎么样的?放疗开始前要做什么准备?放疗中要注意什么?江苏省肿瘤医院(南京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放疗物理技术中心孙丽主任提示,在接受放射治疗前,最好能了解这些常识。

放疗只是“保守治疗”吗?

孙丽主任回答,这种看法很普遍,但是很片面。放射治疗是利用高能射线破坏癌细胞的遗传物质DNA,以降低癌细胞的血供、促进癌细胞慢慢死亡的一种治疗方法。据WHO报道,有45%的恶性肿瘤患者可以获得根治,其中有22%归功于手术,18%归功于放疗,5%归功于药物治疗。放疗可以单独使用,也可以用于综合治疗,约有七成肿瘤患者需要接受放疗。放疗不只是姑息的治疗手段,事实上是一些肿瘤的首选根治手段,比如鼻咽癌,因共位置隐秘,且有广泛的颈淋巴结转移倾向,外科手术难以根治,而放射治疗是它首选的根治性治疗手段。对于一些年老体弱不能耐受手术的早期病人,放疗也可以实现根治。对于中晚期肿瘤的患者,放疗可以和手术、化疗、免疫治疗等配合使用,作为综合治疗的一部分,提高癌症的治愈率。除了用来治愈或控制癌症以延长寿命外,放射线治疗也用于缓和癌症症状,如止痛、减压、止咳等,以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


放疗前有哪些准备程序?

很多患者都感觉,在正式开始放疗前的准备阶段很复杂,为什么不简化流程呢?孙丽主任介绍,放射治疗需要集合放疗医生、放疗物理师、放疗技师及其它工程师的协作努力,才能保证治疗的安全,精准,高效。临床医生为患者制定治疗方案后,由制模技师为患者制作放疗模具(治疗时用来固定体位,保证每次放疗体位的一致性)、定位(在CT引导下,确定肿瘤位置,标注参考点,以获取足够的图像信息)、靶区和危及器官的勾画(医生圈出需要照射的肿瘤范围以及周边需要保护的器官)、计划设计(物理师选择合适的治疗技术,设计精确放疗计划,以满足肿瘤照射剂量,最大限度地降低危及器官的受量)、计划审核(上级医生和物理师共同审核计划,确认放疗计划能否满足临床需要)、剂量验证(物理师在模体上验证放疗计划,以确定计划是否安全、准确和有效)、体位复核(在模拟机或加速器影像引导下,验证治疗等中心和计划等中心是否一致,以及患者体位的重复性)。经以上程序反复验证,确定该治疗方案最优于患者后,才开始实施治疗。


放疗中患者要注意什么?

头颈部患者头发尽量剪短,不扎发辫,去除假牙、去除金属牙套、拔除潜在感染的牙齿残根等;所有患者照射部位脱光衣服,其余部位着棉质贴身衣物,不可穿戴饰品;放疗局部的皮肤忌热敷、冰敷,暴晒,避免抓搔摩擦,洗澡用温水轻轻冲洗,忌搓擦,不要用肥皂等化学用品;切记保护好身上的定位标记线,避免冲洗,如果标记变淡,千万不要自己描划,要立即报告医生处理;要每周进行血常规检查,按医嘱定期进行CT检查;放疗期间按预约时间到达治疗机房,治疗中着装和体位要和制模时保持一致。

为什么放疗时患者不能变动体位?

放疗时医生会反复强调患者切不可随意变动体位。孙主任说,这是精准照射的需要。精准放疗就如“打靶”一样,肿瘤中心就是医生勾划出来的“靶区”,治疗时射线精准照射到肿瘤中心的“靶区”,放射剂量明显调强,以最好地控制肿瘤;而在肿瘤周围的组织,调低放射剂量,以减少对周围组织的损伤。“靶区”精确到毫米,在治疗前技术人员会将患者的体位摆放在照射最佳位置,照射中患者任何细小的移动,都会造成放疗失去“准头”。有统计显示,体位移动3毫米,疗效下降3.3%,位移5毫米,疗效下降18.4%,而如果移动了6毫米。疗效要下降33.1%(下降近三分之一)。


放疗结束会不会把射线带回家?

放疗的周期通常需要5-7周。很多病情不重,基础情况较好的病人,白天在医院放射治疗,晚上回家休息。他们都很担心,放疗结束后回家会不会把射线带回家,对家人造成辐射?对此,孙主任告诉大家大可放心。目前放疗应用最多的是直线加速器的外照射,外部射线进入肿瘤内部时,对肿瘤细胞在极短时间内产生作用,辐射瞬间消失,不用担心把射线带回家。

但是,有一小部分接受内照射的病人,将放射源(粒子、同位素等)植入体内,治疗中和治疗后的一段时间内,病人是有辐射的,通常医生会让患者在特定的病房住一段时间,等待放射源衰减以后,相对安全才可以回家;还有一些病人治疗结束回家时,医嘱会对居家隔离提出相应的要求以保证家人的安全,只要严格按照医生的要求来做就可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