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对帮扶促发展 造福更多宿迁老百姓
近日,江苏省肿瘤医院(南京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收到宿迁市第一人民医院发来的感谢信,字里行间充满了感激之情,洋溢着浓浓情意。信中感谢江苏省肿瘤医院陆建伟、石林、庄妍、于韶荣等援建专家,为宿迁市第一人民医院发展学科建设、提升技术水平、推动当地肿瘤防治事业做出的贡献。
2020年6月,在江苏省肿瘤医院内科陆建伟主任的带领和指导下,我院先后派出石林、庄妍、于韶荣等三位援建专家来到宿迁市第一人民医院进行为期三年的医疗帮扶工作,并先后担任肿瘤科学术主任/科主任。经过前期石林副主任医师和庄妍副主任医师的驻点帮扶,宿迁市第一人民医院肿瘤科已经有了很大提升,但在科室管理、学科建设方面仍有待加强。2022年7月,针对宿迁市第一人民医院肿瘤科存在的问题,医院派出肿瘤内科副主任、主任医师于韶荣作为最后一位援建专家支援宿迁市第一人民医院肿瘤科发展建设。在陆建伟主任的指导和帮助下,于韶荣在短短一年时间内,积极发挥自身特长,从科室管理、学科建设、人才培养、科研能力提升等各方面对受援医院开展重点帮扶,积极助力当地肿瘤学科的发展和创新,为区域肿瘤医疗事业的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大刀阔斧 推动放疗业务新发展
带着医院领导的嘱托和信任,于韶荣援建之初就开始着手进行调研工作。她发现宿迁市第一人民医院肿瘤科床位使用率不高,经过深入了解发现,肿瘤科大部分治疗手段都以化疗为主,放疗人数只占很小比例。虽然化疗、放疗都属于肿瘤治疗的三驾马车之一,但其治疗手段和治疗周期存在巨大差异,考虑到受援医院肿瘤科的现状,靠单一的化疗肯定无法长远发展。但改革创新发展并非一场会议、一个决定那么简单,从制定政策方向到推动执行,需要能力,更需要有智慧和耐心。
在陆建伟主任的积极建议和指导下,通过业务方向调整和二次绩效分配改革,宿迁市第一人民医院肿瘤科的放疗业务量在较短时间内有明显提升,过去肿瘤科单日放疗仅有20左右人次,经过一段时间的努力,单日放疗人次已经达到45人左右,多的时候将近60人次,放疗业务量达到宿迁地区数一数二的水平。病区床位入住率也有明显提升,有时更是满员甚至超员状态,科室有了如此的发展,科里的医护们工作状态也愈加饱满。如果说过去的宿迁市第一人民医院肿瘤科是一位靠化疗走路的单腿科室,如今的宿迁市第一人民医院肿瘤科已然在当地肿瘤领域,用放疗化疗双脚昂首阔步、向前奔跑。
首个资质 发展肿瘤诊疗新技术
作为援建专家,于韶荣带领宿迁市第一人民医院肿瘤科同事们,充分利用江苏省肿瘤医院同时作为江苏省癌症中心和国家首批放射肿瘤科专业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基地的优势,主动作为、积极谋划,布局新技术,为受援医院的医师们牵线搭桥,指导学习适合当地医院的新技术。2022年10月,在于韶荣的推荐下,宿迁市第一人民医院肿瘤科副主任医师曹主根到江苏省肿瘤医院学习CT引导下肺穿刺活检技术,该技术穿刺精确度高,对于1cm左右的病灶也可在CT导引下成功活检。因此对常规方法未能确诊的肺部结节病变、空洞病变、双肺弥漫性病变及纵隔肺门占位病变,应用CT引导下肺穿刺抽吸和切割针活检能取得较满意结果。尤其直径≤2cm肺部结节活检的准确性较高而并发症较低,可作为肺内孤立性小结节灶定性诊断的首选方法,其操作简单、安全、可靠,是目前临床应用最多的技术之一,大大提高了肺癌确诊率,能有效减少患者的医疗负担,是一项适宜宿迁市医疗环境的有效技术。
进修期间,曹主根了解到我院正在进行一项射频消融技术的资质培训。经过于韶荣的多方联系和努力,帮助曹主根顺利完成了培训并获得资质证明。经过一段时间的学习,曹主根回到了宿迁市第一人民医院,成为该院院首个获得射频消融技术资质的医师,也意味着宿迁市第一人民医院肿瘤科的诊疗手段有了全新的发展和质的提升。
授人以渔 进入良性发展新阶段
科研能力一直是地级市医院的短板,信息鸿沟和学科建设的不完整,导致他们很难实现医疗、科研两条路一起走路,很多地级市和县域医院在科研领域都存有空白。除了在科室发展学科建设、人才培养上带去了苏肿经验,在陆建伟主任的精心指导和规划下,于韶荣还对受援医院的科室管理、科研能力水平进行了“输血式改造”。我们从于韶荣那了解到,当初派人前往宿迁,受援医院领导就希望能派遣一位科研能力较强的专家过去进行指导,于韶荣就是肩负着这样的使命前往宿迁支援。于韶荣是医学博士,博士后,副教授,南京医科大学青年骨干教师,硕士生导师,江苏省“科教强卫工程”青年人才,江苏省“六大高峰人才”;同时还是斯坦福大学肿瘤中心访问学者、加州大学旧金山分校访问学者。援建期间,在陆建伟主任的指导下,于韶荣协助宿迁市第一人民医院肿瘤科发表SCI论文3篇,获市级课题4项(含重点研发项目1项),获市级科技奖项3项,省级竞赛奖项3项。有了科研的指导和助力,宿迁市第一人民医院肿瘤学科建设和人才建设能力有了明显的提升。
此外,如何更好、更完善科室诊疗能力和服务患者水平,是陆建伟主任和于韶荣在谋划科室发展的时候始终考虑的重中之重。援建期间,于韶荣带领宿迁市第一人民医院肿瘤科团队成功开展了省级消化道肿瘤继续教育班和宿迁市肺癌继续教育班,期间受到了陆建伟主任组团带队的大力支持。同时在省肺癌质控专委会的指导下,成功举办了江苏省质控中心肺癌质控培训会,辐射范围包括连云港、淮安、宿迁、徐州四市,300多位学员参与到质控学习培训中来,有效传播了一线城市三甲医院的医疗质控理念,有助于苏北各大医院今后更加规范、全面地开展诊疗工作。
2020年至今,江苏省卫生健康委组织省内12家三甲医院对口支援宿迁市第一人民医院卫生医疗事业发展。三年来,受援医院门诊量达264.2万人次、出院量14.1万人次、手术量5.2万台次,医疗管理水平和医疗卫生服务能力显著提升。江苏省肿瘤医院作为宿迁市第一人民医院的大后方,目前已连续支援该院7年,有效助力该院肿瘤科的成长和发展。看着如今快速发展的宿迁市第一人民医院,陆建伟主任说道:“我相信,未来宿迁老百姓在家门口也能享受到一线城市的专家服务,宿迁的医疗水平也会越来越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