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菜单>新闻动态

【抗疫感想系列三】我要像党员一样战斗——听一听我院援沪医疗队员他们怎么说

编者按:使命在肩,抗疫有我。4月3日以来,我院积极响应上级号召,组建由51名医务工作者组成的援沪医疗分队驰援上海核酸检测工作。20多天来,他们不畏艰辛,勇敢逆行,一次又一次战胜了各种困难,圆满完成每次支援任务。我们通过开设《抗疫感想》栏目,陆续推出每一位医疗队员他们在抗疫一线的随感小记,让我们跟随他们的文字,走进他们的内心,感受他们的“苏肿力量”。

 

志愿者、母亲、医生--这些都是我

 

医疗队的工作节奏与临床工作完全不同。每隔1-2天赴沪进行核酸采集,任务都很重。凌晨从南京出发,上午8点开始采集,下午2、3点结束,来回往返的路上时间要6-10小时不等。我院医疗队常去的临沂六村、南码头街道东三街38号居民区,是上海浦东最危险的封控区之一。我们采集中,要反复向居民解释如何正确张口,怎样正确配合;有时会遇到一些情绪比较激动的居民,有抗原自测阳性的病人家属,有的是密接者,要求我们立即对他们进行复测。我们理解他们内心的无柰和恐慌,但是为了不漏检一人,我们每次都耐心安抚,请他们按规定回去耐心等待我们上门采集。30多度的天气,穿着厚厚的防护服在室外采集,有时特别闷。为了避免被感染,采集期间我们不能上厕所,不能喝水,不能吃饭。每次完成任务完成回来,厚厚的防护服里面早已经满是汗水,上衣、裤子、头发全都湿透了。

 

医疗队援沪已经20多天,我的工作和生活发生了新的转变。上海到酒店两点一线,回南京就进入被隔离状态,不能见任何人。心里最放不下的,是我的家人,还有那些定期复诊的病人。 4月8日核酸采集结束,我们从威斯汀酒店转至红山路亚朵酒店隔离,我被安排在20楼的一个房间。很巧,从窗口就可以看到我的家。晚上7点,儿子到楼下来看我。为了找到我,他让我把房间的灯关了再开,然后在楼上挥手。几天不见,平时话不多的儿子突然变成了一个小话唠:妈妈,我好想你哎,你要好好吃饭,早点睡觉,不要熬夜,这样才能增加抵抗力,抵抗新冠病毒。防护工作要做好哦,要对上海居民负责,每采集一个人以后都要用消毒液擦一下手......远远看到路灯下他瘦瘦小小的身影,我的眼眶湿润了。这段时间虽然没有陪伴他的身边,但他长大了!

 

虽然我人在上海,但是肿瘤患者病人治疗不能停止。中医科专家门诊每天仍有很多老病人打电话给我。工作时我不能接电话,老病患的各种问诊要及时回复,我只能利用晚上休息的时间,给他们进行微信“云问诊”!便血的、头昏的、精神不振,一个一个来,视频、拍照、语音对话.,和他们一个个地线上交流,直到解决问题。

 

在抗疫一线,居民们叫我们志愿者、大白,在孩子面前,我是一位母亲,在患者面前,我是一名医生,这些身份都是我,居民的一句“辛苦了”,孩子的一声“妈妈”,患者的一句“谢谢”,都是我内心源源不断的动力源泉。

 

——援沪医疗分队队员 俞晨

在医院援沪医疗队临时党支部里,我接受新的考验

 

我所在的援沪医疗队(江苏省肿瘤医院分队),在院党委指导下成立了临时党支部,党员们对队员十分关心,不管是工作还是生活,只要我们有困难、有需要,他们就想方设法、竭尽全力解决难题。我虽然只是入党积极分子,但平时一直以党员的标准要求自己,在这个特殊时期,我更要向党员看齐,发挥出应有作用!

 

第一次奔赴上海开展任务时,上海的疫情形势比较严峻,街道社区缺乏组织大规模核酸检测的经验,物资准备不够全面,社区志愿者们与队员的对接不太顺利。作为核酸采样点位小组长,我带领小组队员,耐心地与上海的社区同志逐项对接工作内容,优化核酸采样流程,提高工作效率。分配任务时,把最重的一环留给自己,有需要爬楼上门进行采集或遇到疑似阳性等有风险的情况时,都冲在最前面。每次开展任务,我都细致地关怀每一位组员,留意他们的身心状态,温暖的氛围保障小组工作能够高效、顺利完成。

 

援沪医疗队每次出发是凌晨两三点,七点多到达指定负责的社区,队员们抖擞精神,一整天尽量少吃少喝少活动,节省体力,全力做好支援工作。任务完成后,当天连夜赶回南京,大家在大巴车上休息,累的睁不开眼。虽然辛苦,但每个人都收获着点滴感动。作为队员,我也收获了两次特别的暖心时刻。一次是工作期间,有位老太太赠送给我们她亲手制作的永生花。一次是社区志愿者送给我们一张她制作的卡通画,她们用自己的方式向我们表达着感谢,同时也温暖着我们。念念有回响,更加坚定了我们克服困难战胜疫情的决心。现在队里有了临时党支部这个抗疫主心骨,我们一定能尽快看到战疫胜利的那天!

 

 

——援沪医疗分队队员 贾张军

苏沪同心,携手抗疫

 

记得26日的那天出征,上海中雨,天阴沉沉的,这是我们第十次出征,集结的路上已经不再有当初的茫然和忐忑,取而代之的是内心的一次比一次坚定的信心。对于采样点我们已经很熟悉,临沂一村的路我已经踩踏过很多遍,仿佛这就是我居住的小区一样,熟悉的道路,熟悉的采样流程,熟悉的眼神,熟悉的挥挥手,熟悉的暖心对话:“还是你们啊!”、“欢迎你们!”、“谢谢你们!”

 

我是组长,我是党员,我先上,我和余韶荣同志负责采样封控楼道,杜伟丽和许畅负责居委会采样点采样。到了居委会才知道封控楼道由原来的11栋增加为现在的15栋,封控楼道是单人单管,等于两个人的工作量增加了三分之一。

 

9:30我和居委会老搭档小孟同志开始采样,刚采了9管,就发生了系统瘫痪,工作只能被迫停止,此时天空下起了毛毛细雨,渐渐越来越密,正如我们当时的心情,越来越急,时间就这么一分一秒地耽误了,我们防护服的有效时长为6个小时,眼看快11:30了,系统还没有回复,居委会的同志也到了吃饭的时间,我们有纪律要求不允许在居委会吃饭,只能坚守在原地等待。12:00了,系统终于恢复了,我们和居委会协调,请求大家尽快上岗,完成今天的采样任务。此时雨也停了,仿佛老天爷也感知到了我们的祈祷,核酸采样终于在有条不紊中向前推进了。下午14:00 了,居委会采样点工作已经结束,封控楼道还有4栋没有进行,我们心急如焚,总协调也打来电话询问工作进度。于是我们和居委会协调加派人手,带领小伙伴们分别去各个封控楼道采样。居委会有要求志愿者不能进入封控区,人手紧缺,为了我们能够准时回家,终于克服困难帮助协调出一名工作人员,同时扯着扩音器和居民们沟通:“请大家配合一点,尽快下来采核酸,南京的医生今天还要回家。”最后赶在15时将应尽应检人员全部筛查结束。

 

“苏沪同心,携手抗疫”,在抗疫的道路上虽然会有或多或少曲折的故事,更多的是携手后一幕幕动人的战疫瞬间,温暖又给力。我相信,摘下口罩,自由自在地在阳光下奔跑的日子,终究会到来。

 

——援沪医疗分队队员 冒学莲

 

我要像党员一样战斗

 

4月11日,是值得纪念的一天,这一天我庄严的向临时党支部递交了入党申请书,等待党组织在特殊时期的考验,争取火线入党。这不是心血来潮的冲动,而是我在深思熟虑后作出的决定!

 

我的家属是现役军人,常态担负战备值班任务,家里有两个孩子,平时主要由我照顾。上海疫情暴发时,儿子离中考还剩不到80天,正是紧张的备考状态,医院援沪医疗队集结的时候,幼儿园中班的女儿还在发烧需要照顾。一边是家庭的责任,儿女都是最需要我的时候,另一边是组织的召唤,一名普通医务人员肩负的使命,家属从电话里听出了我的犹豫,坚定的告诉我:这有啥好纠结,你去吧,家里有我呢!带着家人的支持,我报名加入了援沪医疗队省肿瘤医院分队。    

 

进入江苏省援沪医疗队后,我发现自己是除了队长以外年龄最大的队员,没想到自己有幸被组织选中,内心竟然一阵小激动,我想我一定要做好每一次任务,不辜负组织对我的信任。有一次出任务上海温度达到33度,因为前一天晚上没休息好,加上一夜舟车劳顿,当天我出现了心慌心悸的症状,说话无力,比较虚弱。同事看到我的状态都劝我歇一歇,任务她们顶上。我说挺一挺就过去了,关键的时候可不能掉链子,问队员要了两颗藿香正气丸吞了下去,坚持完成了任务。

 

医院援沪医疗队临时党支部成立后,我递交了入党申请书。这些年我一直希望能加入中国共产党,不管是在医院的哪个岗位上工作,我都真切感受到一件件关爱实事都是党组织的暖心问候,一次次急难险重任务都是党员干部冲在最前面。特别是加入了援沪医疗队,看到身边很多党员都顶在战斗的最前线,挡在危险的最前面,以实际行动践行一名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他们的举动又一次感染和激励着我。也许我的先进性距离合格党员还有一定差距,也许援沪任务还面临很多挑战,但是后续任务中,我将自觉以一名共产党员的标准要求自己,坚决圆满完成援沪任务。

 

——援沪医疗分队队员 杜伟丽

报名服务平台

产品名称 品牌
制造商 联系方式
销售商 联系方式
销售人员 联系方式
邮箱
规格型号
配置清单
主要功能
技术指标描述
价格范围
备注
验证码 验证码